她撕开内衣标签:一场让中国女性松绑的革命
发布时间:2025-04-21 18:43 浏览量:7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?
下班冲进家门,第一件事不是脱鞋而是反手解开内衣背扣;开会时偷偷调整下滑的肩带,生怕金属扣硌红肩膀;甚至洗澡前对着镜子检查,确认没穿内衣才敢开灯——这些藏在女性生活里的“隐秘时刻”,正被一个叫ubras的品牌悄悄改写。
2025年春天,在北京ubras总部的玻璃柜里,一件灰色无尺码内衣和它的设计手稿静静躺着。
没有钢圈、没有背扣、连肩带的金属调节扣都消失了,看起来像件普通圆背心——谁能想到,这件“简单”的内衣,曾是打破行业规则的“叛逆者”?
故事要从创始人钭雅前(concon)的观察说起。
在国外做设计时,她见过能给面条降温的小风扇、防吃薯片脏手的指套,却发现内衣市场“丰富到令人发指”的背后,藏着女性最真实的痛:钢圈勒出红痕、肩带滑到胳膊肘、背扣让颈椎病患者穿脱困难……“我在国贸吃早餐,看到女生脱了高跟鞋踩在脚底,突然懂了——现代女性的精致,总带着点疼痛的隐喻。”
这些细节像一根刺,扎进了concon的心里。
2016年,她创立ubras,带着“杀死昨天的自己”的狠劲,开始重构内衣规则:用软胶骨替代钢圈,把背扣移到胸前,用无尺码设计覆盖80-140斤女性的胸型……“行业觉得支撑力必须靠坚硬材质,我们偏要证明,柔软能创造更自由的承托。”
产品上市后,后台评论让concon既欣慰又心酸。
有用户说:“穿上无尺码内衣,上班路上突然打激灵——我是不是没穿内衣?得偷偷看一眼才放心。”这种“安全感缺失”的本能反应,暴露了女性被传统内衣驯化的肌肉记忆:“我们的身体早就习惯了被束缚,甚至把疼痛当成了‘正常’。”
但改变正在发生。
2020年双十一,成立仅4年的ubras以15亿销售额登顶天猫内衣品类第一,无尺码内衣成了“现象级单品”;2023年,品牌slogan升级为“让身体先自由”,从一件内衣延伸到肌底衣、运动内衣等全场景贴身衣物——这不是简单的产品迭代,而是一场从“悦他”到“悦己”的女性意识觉醒。
网友@小葵在社交平台分享:“以前买内衣看聚拢效果,现在只看能不能穿一整天不摘。”这种转变背后,是ubras对“具体的人”的关注:为乳腺癌术后女性推出CARE系列,在办公区增设大空间女厕和梳妆台,甚至concon给朋友挑内衣前,会先了解对方的性格和喜好——“内衣是认知自我的起点,选它的那一刻,可能决定你要成为什么样的女性。”
在ubras北京总部,女性员工占比超80%,但concon刻意弱化“性别标签”:“真正的领导力,是允许团队暴露脆弱,再用共情力转化为韧性。” 这种“柔软的力量”,让ubras在资本和市场的博弈中走出了独特路径——坚持用弹性更好的进口面料,研发可机洗的真丝、羊毛(尽管利润不高),因为“向善,意味着利润不能成为唯一的尺子”。
红杉中国合伙人邹家佳曾评价:“能改变世界的,往往是跳出线性思维的‘勇行者’。” 而ubras的“勇”,不在颠覆本身,而在“看见”——看见女性被钢圈硌红的肩膀,看见乳腺癌患者不敢开灯洗澡的自卑,看见商场女厕外的长队……这些“看见”,让ubras从一个品牌,变成了女性成长的“陪伴者”。
如今,40岁的concon被同事称为“中女”,她却觉得这是“中坚力量”的象征。
她养秋田犬、给宠物做饭,在“不松懈也不紧绷”的生活里悟到:“真正的舒适不是躺平,是允许自己偶尔脱轨。” 这或许也是ubras传递的生活哲学——当女性不再困于“我是否足够好”的质疑,而是拉起更多人的手,去建造新的规则,这才是力量的升维。
从“被束缚”到“忘记被束缚”,从“自我证明”到“共同创造”,ubras撕开的不只是内衣的标签,更是女性与身体、与自我的关系。
正如concon最爱的《里尔克诗集》那句:“现实与伟大从未相互适应。” 但总有一些人,愿意用柔软的坚持,让现实靠近伟大——而这场“松绑革命”,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