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训赋能 探索家门口就业“新路径”
发布时间:2025-04-08 06:42 浏览量:8
□张书浩 岳亮 特约通讯员 张立祥
3月31日,川货郎巴中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,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。工人们身着统一制服,手法娴熟地忙碌在各个岗位,鸡爪去骨、精细装袋、严实封箱……各司其职,忙而有序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里的工人都是采用灵活用工模式。“我在这里做鸡爪去骨工作,家里没事儿就来,工资都是当天发给我们。”工人肖丽笑着分享道,脸上洋溢着满足。
“照顾了家里,还能挣钱,一天大概能挣130元左右,跟在外面打工差不多。”说起公司的灵活用工,忙着给鸡爪称重的曹倩喜笑颜开。
几年前,该公司精准洞察本地零散劳动力的特性,大胆在部分车间推行灵活用工模式。岗位设立以来,大量求职者报名,不但解决了就业难题,也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。
“我们目前登记在册的临时用工有1000余人。”该公司办公室主任胡小英介绍,这种用工方式不仅为企业生产提供了人员保障,也让大家获得了一笔稳定的收入。
同一时间,在四川奥丽侬内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缝纫机的“哒哒哒”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劳动乐章。“平针是最基础的针法,注意针距要保持均匀,大概0.5厘米左右就可以了。”经验丰富、已有5年工龄的张华琴,正耐心地给新入职员工王芳英传授缝纫技巧。
“入职后有师傅教我们,现在基本上学会了,每天可以做八九十件。”王芳英说。
据了解,该公司有200多名员工,每一位新入职员工都会得到老员工的悉心指导,通过系统培训助力员工技能进阶。
以“培”助长,以“训”提效。暖心贴心的岗位培训,不仅助力员工实现技能飞跃,更为企业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岗位培训如火如荼,就业技能培训同样热度不减。“怎么做到伸臂的同时翻斗呢?”在巴中市浩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挖掘机技能培训课上,学员正针对自己的操作难题向老师提问。
这是平昌县发布“职业培训·就业招聘”城市机会清单后的第一期技能培训班。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,讲解挖掘机原理、基础知识、基本构造等基础知识,为广大群众搭建起技能提升与就业创业的桥梁。
“今年计划培训 4600名技能人才,涵盖多个领域。”平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蒲健琳表示,培训内容紧贴市场需求,聚焦白酒酿造、文旅康养、鞋服纺织等县域主导产业的人才缺口,力求帮助求职者在家门口实现就业。